23
0
0
手機掃一掃查看

《道德經》| 頭部思維:為什么只有少數人把養豬企業做到了頭部?

2021-12-30 15:31:07 快速評論
按照大道做事的人,往往才能把事情做成做大。同樣的道理我們思考行業的頭部養豬企業,不管是牧原,溫氏還是其它,其實它們或多或少在某個方面,在行業的某個階段是符合了行業的大道,所以成為了“破名求道”的企業,自然它們就是少數企業。

09e2c8e717e956c83ff0109bf64b63a.jpg

       在《道德經》的第一章,大家比較熟悉而且傳播甚廣的一句就是“道,可道,非常道,名,可名,非常名”。對這句話的解答,不同的人解讀的深意和智慧會有所不同。不過,作為養豬人或者養豬企業家學習《道德經》,還是希望《道德經》其中的智慧、思想、思維能對現實的工作有所幫助。所以接下來,我們將從實用層面解讀《道德經》或者叫老子的思想。

      今天,我們從《道德經》第一章學習一種思維方式即“頭部思維”。估計你會有疑惑,《道德經》中沒有提到“頭部思維”。所以我要先說明的是,思維來自思想,我們從思想的邏輯中,尋找老子思想暗含的思維動向是什么,動向過程就是邏輯。

354ddd42b035b1f690040cccdcc29f8.jpg      這兩年,行業的養豬企業逐漸頭部化,前三名養豬企業的生豬出欄的數量很明顯的說明了頭部化這個現象。我們是否想過,為什么它們三家成為了行業的頭部企業?我相信,每個人分析都有自己的原因,但我想說明一點的是,這些頭部企業之所以成為行業頭部企業,從模式上可能有所不同,但在特定的產業階段,在企業發展過程中,它們的底層能力中或多或少具備了頭部思維的要求。354ddd42b035b1f690040cccdcc29f8.jpg

      對這個頭部思想的理解,用《道德經》中的“道”更容易解釋,但僅從“道”的角度理解太抽象。我們可以從《道德經》第一章中老子表達“道的”順序看出來他的思想,從這個思想中我們能洞察道一個道理,也就是只有少數人成理解“道”,也就是少數頭部企業做大,肯定某些方面符合了“道”的選擇。因此,我們可以說頭部思維就是一種“順道而行”的思維方式。

       在《道德經》第一章中有三個關鍵字,按照老子敘述的先后的順序分別是“道、名、欲”,而這個行文順序也說明了事物發生的過程和邏輯。也就是,“道”在前,“道”是本來就存在的,用老子的觀點,“道”先天而生。

       道是無形的,虛空的,無法用語言或者文字表達,只能通過心去內觀和覺知。也正是“道”的這個特點,所以人需要通過“名”,也就是對世界萬物的定義和概念去表達、類比“道”是什么,比如老子說的“上善若水”,他的意思是,如果真想表達道是什么樣的,用水做比喻,水的特征比較接近道,這個就是“名”。

       所以“名”在“道”之后產生,我們認識世界,就需要對這個世界做一些命名和標定。但是,當我們對世界分為一二三四的時候,世界就會在人的心里產生“欲”,也就是欲望,有了欲望就產生差別,產生意義等,每個人都產生了差異性認知世界的能力,都希望自己是最好的。

      舉一個特別常見的例子,比如企業的營銷,最終都是激活你的“欲”,用刺激的文字,亮眼的圖片、視頻等,給你的認知植入他們要表達的“名”。

      所以,道→名→欲次第產生的順序也表面了三個不同層次的人群,基于純欲望生存的往往是多數人。掌握“明理”的人,也就是會對世界做定義或者叫概念化的人是少數人,比如各個領域的科學家、專家等,但不得不說的是,只有極少數人破名求道。

      反過來,按照大道做事的人,往往才能把事情做成做大。同樣的道理我們思考行業的頭部養豬企業,不管是牧原,溫氏還是其它,其實它們或多或少在某個方面,在行業的某個階段是符合了行業的大道,所以成為了“破名求道”的企業,自然它們就是少數企業。(戰偉  文/愛豬網主編)




亚洲欧美国产v一区亚洲欧美
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